核心提示:美国的“玉米乙醇”战略是在石油飞涨的情况下推出的,也是美国新能源战略中的重要一环。但刚推出就引发“汽车与人争粮”的争议。杨庆才预测,玉米乙醇战略能否占有市场其实与石油价格密切相关,随着石油价格的降低,玉米乙醇一定会受到市场的限制。
文字实录:
凤凰网:现在强调所谓的新能源,用粮食去转化成生物燃料,美国在这方面强调得非常的厉害,它可能就是玉米大概以后的70%到80%作为生物燃料来用。因为美国以前是玉米的出口大国,那么这个情况会不会也是造成世界粮食上涨的一个原因呢?就是所谓的粮食转换能源这样的,作用汽车与人争粮,是不是也是造成粮食上涨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杨庆才:这是有关系的,毫无疑问。美国生产玉米酒精作为汽车的原油,或者叫玉米石油,是始自90年代末期,为什么美国要把粮食这个加工成替代的石油燃料呢?原因有两个,一个是从追求洁净能源角度出发,因为玉米酒精加到汽车原料12%的时候,那就是它的尾气排放影响最小的时候,大概要减少危害性汽车的排放50%左右。所以这是出自一种环保,出自一种科技的进步,出自一种人类生存环境的改善,所以美国最先开始考虑这个玉米的深加工,加工成酒精然后作为燃料。这是一个追求的目标。
第二个,随着石油价格的上涨,甚至于暴涨,玉米它作为酒精原料,成本更为经济。比如说石油原来每桶只有40多美元,等到它涨到最高幅度的时候,达到100多美元,而玉米的价格在这个期间恰恰是停留在比较低的位置上。这样的话用多余的玉米,比如当时中国这个玉米库存也非常大,在2001年、2002年期间,吉林省玉米库存达到了860亿斤,存不下、卖不出、调不走。国家和地方拿出大量的补贴,在无奈的情况下,也想到用玉米来打酒精,然后采取了很多措施,首先是东北和石油、汽油一起,作为一种汽车使用的原料。
所以我们中国大量的粮食转化,是从21世纪以来才开始的,所以我说美国烧粮食用粮食做汽油的问题,主要是这两方面的原因。但是这里面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是什么?它更重要的是决定于市场的收益,如果一旦石油价格落下来的时候,玉米作为汽油的替代原料,成本要提升,经济效益要下降,甚至于赔钱的时候,自然而然这个产业以后就会受挫,保持到一定的程度。
我预测玉米作为汽车的原料,作为石油替代的原料,一定会受到市场的限制,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就会稳定下来。
新闻专题:
相关报道:
编辑:刘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