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中...

从“反低俗”运动看中国传统的雅俗之道

一、事件概述


    最近几年,国家反低俗的力度可以说越来越大,这从一方面说,是国家在努力希望净化社会风气,从另一方面说,也显示了这个社会低俗的趋势愈演愈烈。
    为什么低俗会越反越严重呢?
    我认为,反低俗,首先要定义清楚低俗是什么。
    某位官员日前在一高校讲座时说:《感动中国》是高雅,小沈阳是通俗,凤姐及某些婚恋节目就是低俗。
    这似乎是第一次在相关新闻中出现对低俗的定义。但这还是一个举例式的定义。中国人整天说雅说俗,到底这两个字真正的意思是什么呢?


二、雅俗定义

    首先我们来说雅。

    如果查说文解字,或者相关的古文字学资料,很多人可能会很惊讶:雅这个字最早就只是指乌鸦的意思。乌和雅是两种鸟,有少许不同。仅此而已。

    雅,楚烏也。一名鸒,一名卑居。秦謂之雅。从隹牙聲。五下切。
                                    ——《说文解字卷四•隹部》

    那么雅字是怎么转化到今天这个意思呢?
    “雅”乃“夏”之借字 ——清•刘台拱 《论语骈枝》
    清代学者刘台拱在《论语骈枝》中提到了:“雅”乃“夏”之借字, 认为“雅言”就是“夏声”、“夏言”, 是与当时的齐语、鲁语、楚语等地域方言相对的。刘师培也在《南北文学不同论》中说:“河、济之间,古称中夏 ,故北音谓之夏声,又谓之雅言。”
简单说,雅言,就是普通话。

     而看诗经,咱们也能有所发现。诗经分风雅颂三个部分,风是地方音乐、颂是宗庙祭祀用的音乐,而雅则是首都附近的音乐。

    中国人习惯用一个朝代来命名自己的民族文化,很长一段历史中,我们说自己是汉人,语言是汉语,在国外我们说自己的聚居区是唐人街。汉、唐都是朝代的名字。上古时候也是这样,用“夏”来指代我们自己这个民族,比如论语里面就说,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无也。

    子所雅言,《诗》、《书》、执礼,皆雅言也。——《论语•述而第七》

    简言之,处于中央的,能在各地通用的,往往与教化有关的,就是雅。
    处于地方的,各地不同的,百姓自然而然倾向的,就是俗。
    这是雅俗的本意。由夏的假借,逐渐引申出了“正、标准、通用”等等意思。


    那么俗,当然与之相反,就该是非标准、非通用、地方性质,各地不同的。
    说文上说,俗是“习也”,什么叫习呢,就是小鸟学飞,一遍一遍地重复做一件事情,从而获得经验和知识。

     俗,習也。从人谷聲。似足切  ——《说文解字卷八•人部》

 
    可见,俗是从日常生活习惯中得来的。民俗、风俗、习俗,这些词语都直接继承了“习”的原本意义。俗来源于生活、来源于人性。
雅和俗的文化,分别流传在不同的社会层次,雅流传于受过教育,地位较高的人,而俗文化当然是流传于普通百姓。
这样,原本只是来指代标准与否的雅俗,就随着社会阶层,而有了高下之分。有了“高雅”,和“低俗”。

三、雅与俗的关系

    说到这,就有一个问题不得不说——雅俗之间的关系。是不是雅应该轻视俗,立足于一方,批判否定另一方呢?
    事实上,中国人在处理这个问题上,有着相当优秀的传统。我们既立足于雅文化,来教化和引导风俗,又重视和尊重俗文化,从俗中吸取雅文化的养分。
    中国最雅的文化莫过于礼,礼是高高处于庙堂之上,治理国家的。但是儒家说什么呢?说“礼从俗”。因情而制礼。
    明朝有人在笔记小说中说,儒家的六经都是从民间百姓的爱好中来的。

    余观世之小人,未有不好唱歌看戏者,此性天中之诗与乐也。
    未有不看小说听说书者,此性天中之书与春秋也。
    未有不信占卜祀鬼神者,此性天中之易与礼也。
    圣人六经之教原本人情,而后之儒者乃不能因其势而利导之,百计禁止遏抑,务以成周之刍狗茅塞人心,是何异壅川使之不流,无怪其决裂溃败也。
                                                            ——《广阳杂记》卷二

    可见,雅文化的产生来自于民间的俗,而雅文化也需要跟随俗文化而修正。孔子说,礼失求诸野。历朝历代也都有“观采风俗”的官员,负责收集民间歌谣等文化。诗经、乐府,都是这样来的。

    所以中国的传统,是相当看重俗文化的。因为俗才是来源于生活和人心的文化,才是雅的源头活水。
    而想成功的教化人民,也就需要在上位者先尊重和理解俗文化,这样才能接近百姓的人情的人情,才能让教化收到更好的效果。

 

一语道之:
•反低俗若想见效,要先厘清俗与雅的定义
•雅是标准的、通用的;俗是地区区域性的
•俗文化来源于生活,雅文化来源于俗文化

 

公众防骗之道

热点 这些日子,所谓的神医张悟本倒台了。他那套治疗法——喝绿豆汤吃钙片包治癌症,已经被卫生部和众多媒体揭穿。很多治疗方法无…

典故有一则古代寓言,说:昔有一国,国中一水,号曰狂泉。国人饮此水,无不狂,唯国君穿井而汲,独得无恙。国人既并狂,反谓国主之…

体面劳动之道

热点踏实劳动为何难致富 ——体面劳动之道 中青报最近一份上万青年参与的调查,近八成的人认为“现在依靠踏实工作劳动很难致富”。

典故子曰∶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论语•雍也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