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RROR (42, 36): method GetBlockIncUrl not found for object of type DocumentTemplate][null]
[ERROR (43, 36): method GetBlockIncUrl not found for object of type DocumentTemplate][null]
[ERROR (44, 36): method GetBlockIncUrl not found for object of type DocumentTemplate][null]
[ERROR (45, 36): method GetBlockIncUrl not found for object of type DocumentTemplate][null]
[ERROR (46, 36): method GetBlockIncUrl not found for object of type DocumentTemplate][null]
[ERROR (47, 36): method GetBlockIncUrl not found for object of type DocumentTemplate][null]
农民工家长心声:让孩子在打工子弟学校上学已经知足了。其实,面对打工子弟学校简陋的办学条件,流动儿童的家长们仍十分满足:如果没有这种学校,这些孩子早就失学了。但是打工子弟学校面临的种种问题,甚至是被勒令拆迁,这使农民工的孩子们恐怕连最起码的教育都无法享受得到,而家长们和打工子弟校方的办学者们也顿感迷惘。这也意味着,大多数有“城市第二代移民”之称的打工者的孩子们,也许已经重新失学、再度流浪街头。 |
|
打工学校的学费问题,多少年来都是社会最关注的话题之一。对于家长来说,每个月赚得的1000余元,无法解决孩子们的上学问题。但另一方面,打工学校的校长也表示无奈:不管是有无许可证的打工子弟学校,经费来源都是从学费而来。
|
|
希望孩子能够接受更好的教育有相当一部分打工者在思想上已经认识到家乡学习条件差,希望给孩子一个更好的成长空间。打工者对子女寄予更深厚的期望,意识到知识的重要性,他们希望自己的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将来过更好的生活。
|
|
|
|
北京的流动儿童学校,一般收费每学期在300元左右或每月60元。而就读公立学校,非北京市户口学生除了缴纳规定的书杂费用,另外收取借读费用,小学阶段为每学期每人600元,中学阶段为1000元。这显然是农民工家庭无法接受的标准。
|
|
教育专家指出,办学上的“先天不足”,是所有打工子弟学校里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的通病。然而,以此为由,将这些学校“一棍子打死”,最大的受害者将是孩子们。在这一问题上,许多教育界人士早已取得共识:孩子有书读总比流浪街头成为文盲法盲好。
|
|
|
孩子们在纸上写下了他们眼里的学校,“桌子椅子很破旧”、“教室里没有电灯”、“冬天教室里漏风”。即便如此,他们并没有表现出很大的失落,他们照样课余在被围墙围起的小院子里玩画片——这是那些孩子们几乎全部的活动。他们也有一些希望学校会好起来的愿望,会有大教室,“每人有一副羽毛球拍”,他们中的许多人,甚至都说出了希望学校能够有电脑,自己能够买台电脑的愿望。他们对着镜头的笑脸让我明白,他们没有多少抱怨的想法,都是几岁、十岁左右的孩子,还不太知道生活是怎么回事。
|
|
打工子们们就像是一些野生的百合,没有一个滋润的生长环境,没有一名有耐心而经验丰富的花工的照料,他们甚至没有一块适合生长的土地,他们用力将根扎在贫瘠的泥土里——但是他们在坚强地生长,他们也需要得到阳光普照,也许有一个温润而多雨的春天,一个善待他们的环境。
|
|
据不完全统计,打工子弟学校中1/3以上的老师是办学者从家乡招来的亲戚和同乡,还有1/3是熟人介绍来的。在一些比较小的学校,教师大多是办学者的亲戚、同乡。而这些打工子弟学校的教师大多都没有教育经验,是半路出家临时操起教鞭的,因此流动性也相当大。
|
|
打工子弟学校的教师中存在着大量门外汉,教学质量当然不可避免要受到影响。要招到并留住较高素质的人才,就要提高教师工资,而提高教师工资又减少了办学者的利润。 对于打工子弟学校的办学者来说,这不是利润多少的问题,而是学校是否有经费能办下去的问题。
|
打工者把自己工作的城市看着自己的第二个家园,甚至比爱自己的家乡更好这些现代的城市,无数的打工者默默无闻地为城市做出巨大的贡献,他们显出了自己的宝贵年华和青春,甚至有人献出了自己的生命。可是,这些城市为他们幼小的孩子奉献了什么?
采访中,我们得知校长一家挤在一间每月租金260元的12平方米小平房,他有一套黑色的西服出门,他的交通工具是一辆破旧自行车;他是学校唯一的成年男性,是学校的主办者,给孩子们买书,为学校刷墙壁做课桌,给每个老师每月发五六百元的工资。
义务教育法规定对中国所有儿童实行义务教育,但是儿童只能在户口所在地享受这种待遇,离开原籍的流动儿童由于没有户口就无法享受义务教育,否则要交纳借读费和高额的赞助费。打工子弟受教育权在某种程度上受到损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