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6月1日,分居杭州、台北的黄公望名作《富春山居图》的《剩山图》与《无用师卷》将在台北故宫博物院实现合璧展出。故宫文物缘何分隔两岸?如何才能重新聚首?政治纷扰下,文化交流该怎样进行,文脉传承能否无碍?

正在加载中...
冯玉祥使紫禁城变为故宫

  1911年辛亥革命后,溥仪被允许“暂居宫禁”。溥仪居住紫禁城的这段时期,因赏赐、故臣借观、拍卖点押、窃取盗卖,使1200多件珍宝流失。1924年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将溥仪逐出宫禁,同时成立“清室善后委员会”接管了故宫。1925年10月10日,故宫博物院正式成立,自此以后紫禁城才有了“故宫”之名。

国民政府将文物南运

  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顾及文物安全,国民政府开始计划将博物院文物南运。隔年,日军进逼北平,故宫博物院选择院藏文物菁华装箱储置,开始南运。 1933年2月6日,第一批南迁文物抵达上海,期间南迁文物共五批19,557箱,包含古物陈列所、颐和园、国子监等单位文物的6,066箱。1936年12月,南迁文物由上海转运南京。

故宫文物西南大迁徙

  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已迁至南京的文物又分三批、沿三路辗转迁徙至四川,分储于巴县、乐山、峨嵋山等地。其余约2,900箱文物因来不及运送,滞留在南京。在北平沦陷期间故宫还在清点未曾登记的文物,国民政府曾令将留在文物菁华装箱分批空运南京,院长马衡以各种理由推延装箱,后来一箱也未运走。

工作人员回忆故宫文物万里南迁秘史

  为确保文物在运输途中万无一失,故宫的装箱人员特意请来琉璃厂的老古玩商传授装箱经验。

故宫文物三次转移大后方 途中艰险重重

  有时须用木船载汽车过河,再用人力拉向上游,放下绳索任其顺流而下,借水势拢到对岸。

故宫前辈为保护文物置生死于度外

  故宫人在不经意中就是抱着“文物在人在 文物亡人亡”的信念一步步向前走着。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北平收复,国民党政府再度接收故宫博物院,马衡继任院长,南迁文物先集中于重庆,1947年循水路运回南京。 1948年解放战争胜利在即,国民政府即要求故宫博物院挑选贵重文物以军舰运至台湾。1948年12月至1949年2月,故宫文物被分为三批分别由中鼎舰、招商局海沪轮以及昆仑号军舰运抵台湾基隆港。三批文物共计运走2972箱,囊括了南迁文物的22%,而且多是遴选的精品“国宝”。

  2009年10月7日开展的雍正文物展是两岸故宫合作展出藏品的第一次尝试。这次展览是故宫文物相隔一甲子的再聚首,亦是两岸故宫合作的试金石。抗战时期,故宫人曾秉持着“文化之根在,中国不会亡”的信念于颠沛流离中保全了故宫文物。在两岸政治波澜的风起云涌中,中华文化之脉实现分毫无碍的交流与传承始终是众望所归。